蒲慕州
HK$212,998
優配研究金
(2017/2018)
本計畫之目標乃針對中國自漢至唐代的巫蠱祝詛現象做一全面之研究。所謂巫蠱與祝詛是兩件事。巫蠱又原為二事,巫是巫術,蠱是病痛或病毒,以巫術之施行而令人中蠱毒,則為巫蠱。祝詛之術,則是以呪術之施行達到令人生病或死亡或遭禍之目的,其中不一定有蠱毒。然而巫蠱祝詛合而觀之,均為以巫術手段以達到加害他人之目的,可以黑巫術一詞統括之。巫蠱祝詛之現象,為世界各文明中常見,其根基部分為人生理和疫病之自然因素,部分則為宗教中有關鬼神力量之信仰因素。此現象之所以值得吾人研究,並非為了要瞭解蠱毒之是否真正存在,或者祝詛是否真正有效,而在其一旦成為社會中普遍相信之事實,則具有重大之文化及政治意義。中國之巫術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巫術有一些基本的相似性。但有趣的是不同社會中巫術的作用。因為,如同宗教一樣,巫術是一種文化現象,可以反映各個文化的特性。本研究不止要研究巫術是以何種方式在中國社會中運作,重要的是要找出滋養或促成巫術行為及信仰的社會,文化,醫學,以及宗教環境。本研究特別重視的是巫術在宮庭政治中的角色。初步觀察顯示,由漢至唐,在官方正史紀錄中,至少有五十次巫蠱事件發生在宮庭之中,牽涉到對后妃,王子,公主,高官及其家庭的迫害。本研究希望透過祥細的分析,以跨學科的角度,從政治,宗教心態,健康及醫藥,以及社會心理等方面來考量這些巫蠱事件的意義。同時,中古中國的巫術與中古、近代歐洲巫術的異同之處為何?此雖非本研究的重點,但藉由兩者的比較來看待在中國與歐洲同樣被視為異端實踐的巫術,當時所有人與環境是如何創造出巫術的形象,並利用之,能讓我們對於這兩個社會的本質有更深入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