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訂閱    列印此頁 列印
二零一九年一月七日

中大商學院發布第四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
首次公布企業十強排名;大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編制工作如火如荼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CBS)今天發布第四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Hong Kong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Index / HKBSI),結果顯示本港上市公司日益重視業務可持續性和企業社會責任。此外,還首次公布HKBSI企業十強排名。

50家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截至2018年6月6日為止)在今屆指數的總平均分為56.01分(總分100分),比去年7月公布的第三屆指數上升10%,而首20名企業的平均分則為75.57分(總分100分),上升約4.29%。

通過聚焦多家香港規模最大的企業,HKBSI旨在鼓勵香港公司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並藉此先進營商模式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50家恒生指數成份股公司獲邀於網上完成評估問卷,根據公司的公開資料,填寫其截至2016/17年度的企業社會責任表現。CBS按每家公司在企業社會責任三個主要方面進行評估,即其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觀、過程(包括管理和實踐)、對七組持份者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對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技術合作夥伴香港通用檢測認證有限公司(SGS)在評估過程中,抽樣核實個別企業提交的資料。

CBS主任盧永鴻教授表示,HKBSI是根據可持續發展管理研究中心(CBS前身)建構,並於2015年發布的「價值觀(Values)—過程(Process)—影響(Impact)」(VPI)模式編制而成。他強調過去四屆HKBSI見證了企業可持續發展表現不斷進步。然而,他亦指出雖然最新一屆指數的總平均分有所上升,但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亦達到 18.99分之高,反映高排名與低排名公司的表現有相當大差異。

今屆首 20名企業的平均分比第一屆的57.25分顯著進步,升幅達32%。另外,成績被評為「探索者」級別,即平均分數在50分之下的公司亦大幅減少。其中,總分達80分或以上,即成績被評為「前驅者」級別的公司更有八家之多,表現媲美國際水平。在今屆HKBSI企業十強排名中名列前茅的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更是HKBSI設立以來,首家達90分以上,即成績被評為「典範者」級別的公司,反映該公司商業可持續發展表現已達到國際水平。

在VPI所評估的各項因素之中,比較第三屆HKBSI的評分,接受評估企業在全部四個範疇包括「價值觀」、「管理」、「實踐」及「影響」均取得長足進步。在「價值觀」一項更取得66.34之最高評分,增長率高達22.67%,升幅亦是各評估範疇之冠。在「過程—管理」(61.36分)及「過程—實踐」(62.35分)方面的表現亦相當出色,分別錄得20.38%及66.98%的升幅。至於在「影響」方面,分數雖然顯著上升達20%,但仍然是表現最遜色的一環,平均只有39.23分。另外,首20名公司在「價值觀」和「過程」兩方面的評分均取得80分或以上,表現相對平穩,證明這些公司在這兩個範疇的表現成熟。與此同時,這些公司在「影響」一項的表現亦有改善,由第三屆的50.75分上升至今屆的57.66分,增幅達14%。

今屆HKBSI的結果,反映更多公司愈益重視企業可持續發展,因而更為致力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盧教授指出,今年發表獨立的「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可持續發展報告的指數公司達86%,而去年僅為72%,有2%公司甚至沒有發表任何相關報告。

盧教授認為商界更樂意採納有關持續性和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綱領,並且日益關注各方持份者的要求,因此在「價值觀」方面的表現尤其出色。研究結果亦反映這些企業日益以策略性眼光來看待企業社會責任項目,並且根據其業務發展來制定優先次序,讓公司能夠發揮優勢來令對象獲得更大效益。

「影響」是企業在VPI模式中表現最遜色的一環,盧教授指出,許多公司仍然以項目為主導的方式來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項目。雖然很多企業已開始認真看待「影響」,但仍然無法從「質」與「量」兩方面來評估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實踐後所產生的結果和影響。他表示,許多企業對實踐有關項目的評估和檢討未夠成熟,若要有所改善,最重要是採用與企業社會責任管理相關,而又可量度關鍵影響指標和比較的數據;這些評估不僅有利於企業改善其內部管治,亦可增強對外的問責性。

現時逾半(52%)恒生指數成份股企業為非香港公司,當中計有H股、紅籌和其他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這些企業在第四屆HKBSI的平均分為48.44(總分100分),對比第三屆的升幅為14.43%,升幅甚至比香港公司的7.02%為高,顯示它們在業務可持續性方面已取得長足的進步。值得一提的是,有一家非香港公司更成功打入十強企業之列,而另外三家則排名第11至20名之內。

配合早前推出的恒生港股通大灣區指數,CBS正着手擴展其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項目,未來計劃覆蓋粵港澳大灣區以至整個大中華地區。全新大灣區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的編制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該指數覆蓋於香港上市並主要於大灣區內營運的公司,而這些公司更必須符合港股通交易資格。CBS未來更計劃編制針對台灣加權股價指數成份股公司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屆時兩岸三地將分別擁有各自的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CBS便會以HKBSI為基準編製針對大中華地區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數。大中華企業可持續發展綜合指數的誕生除有助鼓勵和推動促進區內企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藉此先進營商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還可以作為有用而可靠的評估投資風險指標,供關注ESG因素的投資者挑選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公司投資。

本文於中大商學院網站刊登,請登入https://bit.ly/2GVbqnh瀏覽。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商學院由六個教學單位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成立於1963年的中大商學院,是區內首間提供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現時中大商學院合共提供8個本科課程及20個研究院課程,包括工商管理碩士、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碩士、理學碩士、哲學碩士及博士課程。

中大商學院的MBA課程在2018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名列全球第43位,而EMBA課程亦在2018年排名全球第29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35,000人,為香港之冠,其中不少校友已晉身政府和商界的重要決策層。商學院現有逾4,400名本科和研究生,現任院長為陳家樂教授。

詳情查詢,請瀏覽中大商學院網頁www.bschool.cuhk.edu.hk或Facebook:www.facebook.com/cuhkbschool及LinkedIn:www.linkedin.com/school/3923680

中大商學院院長陳家樂教授(右四)、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先生(右五)及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左二)與多位嘉賓主持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開幕儀式。
中大商學院院長陳家樂教授(右四)、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先生(右五)及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左二)與多位嘉賓主持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開幕儀式。

中大商學院院長陳家樂教授(右九)、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先生(右八)及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左十)與第四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首二十名企業代表合照。
中大商學院院長陳家樂教授(右九)、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先生(右八)及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左十)與第四屆香港企業可持續發展指數首二十名企業代表合照。

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
中大商學院商業可持續發展中心主任盧永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