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December 2020
二零一八年一月十八日
中大两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日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参与的「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和「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项目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 

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系主任兼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莫树锦教授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吴一龙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自1999年开始进行有关肺癌的研究,尤其针对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变异之肺腺癌。 

研究团队十多年来取得一系列突破,包括:开创了依据基因突变替肺癌患者选择精准靶向治疗(又称「标靶治疗」)的模式,将患者生存期从10 个月延长到22 个月,为治疗突变型肺癌建立新标准;发现EGFR二次基因突变而形成的致癌因子会引发癌细胞的抗药机制,使接受一线标靶治疗后的患者出现抗药复发;针对出现新基因突变及抗药性的患者,团队发现新的精准治疗方案可将其无恶化存活期有效延长超过一倍。 

上述研究成果被纳入中国以至全球的肺癌诊治指南,订立「个人化治疗」的标准,例如于中国内地便有多款标靶治疗的肺癌药物注册,让数以千计患者可以较低成本使用一线标靶药物。相关研究成果更先后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发布,包括《新英伦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及《刺针·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等。 

莫树锦教授表示:「我与吴一龙教授在过去十多年携手研究肺癌,取得多个重大突破。透过中港两地专家多年来的共同努力,改变了整个肺癌的治疗标准和指引。在我看来,与内地专家长期合作最丰硕的成果并非获得这个国家奖项,而是与一众学者建立了互敬、互信及互重的友谊。我们将继续致力研究,目的是希望肺癌能够变成慢性病。将来,晚期肺癌都可以不再是致命疾病,而是一个可以用药物处理的慢性疾病。」 

莫教授与吴教授的研究团队,亦共同成立了「亚洲肺癌研究小组」及「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从事致癌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的开发工作。

缺血性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与新技术及推广应用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教授黄家星教授,联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及重庆医科大学等专家组成的团队,于过去多年来一直从事预防和治疗中风的研究。团队的研究范畴包括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病理及治疗。 

缺血性中风是中国成年人致残的重要病因,而且具有高复发风险。黄家星教授根据他在威尔斯亲王医院的研究,证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亦即「脑血管收窄」是华人中风的主要成因。他的团队利用「微栓塞信号监测」进行的研究,证实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单用亚士匹灵更有效减少「短暂性脑缺血」和轻度中风患者的微栓塞问题。建基于这项研究结果,随后的研究证实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是针对轻微中风的最佳治疗方案。 

近年,黄教授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研究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中风后残疾患者的活动功能。其团队发现「体外反搏法」能改善脑血流供应,令中风患者的脑部血流量增加约一成,或有助修复功能障碍。「脑磁激治疗」亦是另一种创新方法,通过重新连接大脑与身体的受损通道,来协助患者恢复活动能力。 

黄家星教授对于获奖感到鼓舞,亦有信心中风疗法的发展能透过研究继续进步他表示:「值得注意的是,结合两种创新疗法或会产生协同效应,一方面增加血液流向脑部,另一方面则恢复肢体和大脑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藉着这些新方法,为那些经已接受最佳的治疗,却仍然出现残疾情况的中风患者,带来曙光。」

中大医学院肿瘤学系系主任兼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教授莫树锦教授(右四)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吴一龙教授(中)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凭「肺癌分子靶向精准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应用」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莫树锦教授(左)与吴一龙教授。

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名誉临床教授黄家星教授对于获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感到鼓舞,亦有信心中风疗法的发展能透过研究继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