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 歴史系 歴史系
聯絡我們

HIST2104 清史

2020-2021年度 第一學期

時間星期四 6:30pm-8:15pm

語言普通話

課程講師 賀 喜 ((852) 3943-1529 / hexi@cuhk.edu.hk)

助教 吳宜宣 (+852 6876-2062 / +86 1881-0680-289 / 1155118352@link.cuhk.edu.hk)

課程簡介

清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管治遼闊疆域,發展出行之有效的稅收制度,並且民間社會亦摸索出與王朝體制可以共謀的基層制度。當然在盛世中也潛藏著深刻的危機。

 

清代留下了大量的文獻以及實物的材料可供研究和討論。本課程希望通過講述和討論清代政治與社會轉變中關鍵的歷史節點和相關專題,思考清史研究中的基本問題。

課程大綱

第一講(9/10):明清鼎革

第二講(9/17):行政創新與中央財政

第三講(9/24):稅收與地方社會

第四講(10/8):盛清

第五講(10/15):全球視野下的清帝國

第六講(10/22):商業、市鎮與都會

第七講(10/29):科舉傳統與士紳組織

第八講(11/5):婦女與家庭

第九講(11/12):改土歸流

第十講(11/19):白蓮教之亂的前前後後

第十一講(11/26):道光改革與鴉片戰爭

第十二講(12/3):太平天國與太平天國史研究

第十三講(12/3):中西碰撞下的清末變局

課程評核及作業

課程評核face to face teaching

  1. 四次導修占全科30%;

說明:導修將以面授課堂形式進行。同學需要參與四次導修,包括兩次口頭報告並提交相應的書面報告,以及參與兩次評論。

  1. 課堂出席與課堂討論10%
  2. 學期論文占全科60%

課程將會提供三至四個主題,請同學擇一撰寫文章。

 

課程評核online teaching

  1. 四次導修占全科30%;

說明:導修將以網路課堂形式進行。同學需要參與四次導修,包括兩次口頭報告並提交相應的書面報告,以及參與兩次評論。

  1. 網路課堂出席與課堂討論10%
  2. 學期論文占全科60%

課程將會提供三至四個主題,請同學擇一撰寫文章。

導修

題目待定。

參考書目

參考書目

岸本美緒:《崇禎十七年的江南社會與關於北京的資訊》,《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第25-32頁。

狄宇宙《與槍炮何干?火氣和清帝國的形成》,司徒琳主編,《世界時間與東亞時間中的明清變遷》,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第152-207頁。

韋慶遠,《論清代的皇當》,收入韋慶遠,《明清史新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第70-112頁。

劉志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明清廣東地區里甲賦役與鄉村社會》,第五章,〈清代的圖甲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186-215頁。

黃國信:《市場如何形成:從清代私鹽走私的經驗事實出發》,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第67-174頁。

歐立德:《乾隆帝》,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

馬雅貞:《刻畫戰勳:清朝帝國武功的文化建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第163-243頁。

濱下武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范金民:《“蘇樣”、“蘇意”:明清蘇州領潮流》,《南京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第123-160頁。

楊念群:《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北京:三聯書店,2010。

何柄棣:《科舉和社會流動的地域差異》,《歷史地理》,第十一輯,第299-316頁。

鐘毓龍:《科場回憶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韓書瑞:《千年末世之亂:1813年的八卦教起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北京:三聯書店,1995,第1-325頁。

柯嬌燕:《孤軍:滿人一家三代與清帝國的終結》,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跡調查集》,北京:三聯書店,1958。

唐曉濤:《俍徭何在?明清時期廣西潯州府的族群變遷》,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第167-224頁。

嶺光電:《憶往昔:一個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

孔飛力:《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魏斐德:《大門口的陌生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學術著作誠信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 如屬小組習作,則所有組員均須簽署聲明;所有組員(不論有否簽署聲明及不論有否直接或間接撰寫有問題的內容)均須負上集體責任及受到懲處。
  • 如作業以電腦製作、內容以文字為主,並經由大學「維誠」系統 (VeriGuide) 提交者,學生將作業的電子檔案上載到系統後,便會獲得收據,收據上已列明有關聲明。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