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星期三 4:30pm-6:15pm
地點李兆基樓306室
語言粵語
課程講師 張瑞威 ((852) 3943 7115 / swcheung@cuhk.edu.hk)
助教 陳卓言 ((852) 6588 9481 / timothy212225@gmail.com)
科目簡介
早期的社會主義理論認為金錢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工具,應該取消,從而建立一個各取所需的平等社會。你認為這可行嗎?在歷史上又是否嘗試過?本科是世界史,內容介紹貨幣的長期演變,但比較集中第一次世紀大戰以來的國際形勢。在敘述的過程中,學生可學習古代中國和西方對貨幣的概念,以及現代世界的運作模式。
學習目標
(1) 貨幣出現的緣由和前提
(2) 貨幣形態的轉變
(3) 建立鈔票認受性的辦法
(4) 通貨膨脹如何影響政治,而政治又如何令通貨出現膨脹?
(5) 人民幣何去何從?
week |
date |
lecture |
learning outcome |
1 |
|
何謂貨幣 |
為何需要貨幣?需要怎樣的貨幣? |
2 |
|
中國早期紙幣 |
紙幣在中國流通狀情況 |
3 |
|
美洲白銀與歐洲物價革命 |
貨幣與物價的關係 |
4 |
|
金本位 |
國際金本位的建立 |
5 |
|
俄國社會主義的道路 |
馬克思主義如何成為國家體制 |
6 |
|
金本位制度的破壞 |
戰爭如何摧毀了國際金融秩序 |
7 |
|
民國時期的法幣 |
民國政府重建貨幣的痛苦之路 |
8 |
|
人民幣的出現 |
共產黨如何消滅通貨膨脹 |
9 |
|
匯率戰爭-美元和日元 |
匯率與國家經濟的關係 |
10 |
|
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港元 |
外匯儲備的重要性 |
11 |
|
歐元危機 |
歐洲實現統一貨幣的前提和困難 |
12 |
|
國際金融海嘯 |
信貸危機如何形成? |
13 |
|
人民幣何去何從? |
人民幣的發展 |
課程評核 100分
1導修表現30分
2 短文20分
3 考試50分
短文 20%
–日期:11月1日給題,11月30日前完成提交。
–分數的評定,重視分析的力度,以及參與的積極性。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如作業以電腦製作、內容以文字為主,並經由大學的抄襲偵測系統VeriGuide提交者,學生將作業的電子檔案上載到系統後,便會獲得收據,收據上已列明有關聲明。
考試 50%
–本科考試由大學統籌,佔整體成績百分之五十。
–凡不參與考試的同學均不能在本科取得及格,無論任何理由,均不設補考。
-分甲乙兩部,甲部是選擇題(10%),乙部是問答題,三選二(40%)。
-考試主要測試考生對課堂,和指定參考讀物的吸收。故考生在作答之時,必須顯示明白老師課堂所論,雖然他們不一定要同意那些論點。
-不接受點列式的答案,同學必須以文章形式作答。
乙部考試評分標準(以每題計算)
文字解說 0-5分
課堂所學 0-10分
自己意見或其他參考0-5分
導修 30%
–共出席四次導修,並負責其中一次分組的口頭報告。
–報告同學的表現,取決於其對指定參考書或文章的瞭解,以及所作報告的清晰。
–導修重視參與,若同學只出席,欠缺討論,將不獲得任何分數。
–導修是面對面的學習過程,凡缺席導修者,不論任何理由,將不獲許以任何形式的功課代替。學生每次缺席,將被扣減8%,直至本部份的30%被扣完為止。另外,導修遲到早退,不管任何理由,也會被酌量扣分。
導修題目將稍後公佈。
評分標準 (導修共30%,其中小組報告佔20%,而四次導修的個人表現佔10%)
分數 | 小組表現 |
17-20% |
-報告具有清晰的架構,並能以論點作為貫穿每個部份; -能總結學者的論點,並提出自己的看法,並有堅實的證據支持; -組員合作良好,各組員表現俱佳,也明白其他組員的報告內容,能互相補充; -能留意台下同學的反應,並能管理秩序; -能掌握台下的問題,回答時具論據而不失禮貌; -時間掌握良好,報告具節奏而且愉快,沒有沉悶或交差的感覺。 |
13-16% |
-具有良好的引言和結論; -報告具有論點,也清楚地讓台下明白; -能總結和報告學者的論點; -見到組員的合作,可惜回應問題的時候,往往由一、二組員主導; -能間中留意台下同學的反應,但整體缺乏管理和互動; -能掌握台下的問題,但未能好好回答; -時間掌握良好。 |
9-12% | -過於重視報告範圍和時間的整齊分工,造成部份背景資料過於繁冗;而主要論點則缺乏應有的時間和篇幅;也導致作引言和總結者不大理解同組組員報告的內容,令兩方面均缺乏力度、方向和貢獻。 |
5-8% |
-雖有準備,但不足夠; -具有論點,但沒有清晰地和具體地表達出來; -沒有良好地與台下同學建立起互動的討論氣氛; -個別組員報告聲線薄弱,或與台下同學缺乏眼神接觸; -對台下的重要問題,不能掌握。 |
0-4% |
-缺乏準備,沒有完成應有的閱讀; -缺乏論點,或論點不成立; -組員之間不合作,或論點未達統一; -報告過程中,對台下同學的反應沒有給予適當的關注; -對台下的一般問題,不能掌握。 |
分數 | 整體個人表現 |
9-10% |
熱心和積極,每次均有閱讀指定資料,明白並評論報告者的論點,提出令人信服的見解。 |
7-8% | 積極參與討論,並不時提出個人的獨特見解 |
5-6% | 間中提出問題,並表示簡單的看法。 |
3-4% | 不積極,對討論持旁觀而不參與的態度 |
0-2% | 在導修課上(即使是間中情況)作非相關的事情 |
1. 何謂貨幣?
Duck Tales 096 “The Land Of Tra La L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S1_fwGUtdY
2. 中國早期紙幣
彭信威,《中國貨幣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有關宋至明紙幣部份。
3. 美洲白銀與歐洲物價革命
布羅代爾(F. Braudel)著;顧良等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可能和不可能」,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2年,頁515-68。
布羅代爾(F. Braudel)著;唐家龍譯,《菲利普二世時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上卷,北京:商務印書館,頁694-814。
4. 金本位
約翰‧F. 喬恩(John F. Chown)著;李廣乾譯,《貨幣史-從公元800年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5. 俄國的社會主義之路
何漢文,《俄國史》下冊,長沙:商務印書館,1941年。
Antonella Salomoni著;卡佳、吉娜、文娟譯,《列寧與俄國革命》,香港:三聯(香港)有限公司, 2005年。
周雪舫,《俄羅斯史》,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初版,2010年。
6. 金本位制度的破壞
約翰‧F. 喬恩(John F. Chown)著;李廣乾譯,《貨幣史-從公元800年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7. 民國時期的貨幣
米爾頓.弗里德曼著;安佳譯,《貨幣的禍害–貨幣史片段》,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頁151-74。
8. 人民幣的發展
華錦波、黃蓓,《捍衛人民幣》,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239-323。
9. 匯率戰爭-美元和日元
宋鴻兵,《貨幣戰爭》,北京:中信出版社,2007年。
侯書生,《匯率戰爭》,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1年。
羅納德‧I‧麥金農、大野健一著;王信譯,《美元與日元:化解美日兩國的經濟衝突》,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頁1-23,258-73。
宋莉芳,<日本的外匯制度>,收入宋莉芳,《世界各國外匯制度》,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頁63-85。
10. 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港元
科大衛,<回顧六十年代>,收入《歷史與文化:香港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香港:香港公立圖書館,2005年,185-98。
王先慶、吳少平,《東南亞金融風暴–國際游資大沖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3-82。
11. 歐元危機
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著,陳重亨譯,《自食惡果:歐債風暴與新第三世界之旅》,台北:財信出版,2011年。
《歐債風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
12. 國際金融海嘯
水野和夫著;劉姝含譯,《金融大崩壞之後的世界變局》,太原:山西出版集團,山西經濟出版社,2010年。
麥克.路易士(Michael Lewis)著;洪慧芳譯,《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台北:財信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廖湘琨,〈「迷你債券」苦主如何能討回自己的血汗錢?〉http://www.ackm.hk/image/c/publications/articles/a4.pdf
13. 人民幣何去何從?
張五常,《貨幣戰略論:從價格理論看中國經驗》,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貨幣史閱讀互聯網書單
1 從市場開始,認識歐洲經濟史
貨幣出現的背後是市場活動,因此研究貨幣史,必須瞭解先市場如何出現,權威著作是:
布羅代爾(Braudel)著;顧良等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博蘭尼(Polanyi)著;馮綱等譯;《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
(可以集中看第五章:市場模式的演進)
2 歐洲和中國的貨幣發展
這類著作不用一次讀完。建議放在案頭,若想瞭解某階段的貨幣發展,則即時查閱。
歐洲史:喬恩(Chown)著;李廣乾譯,《貨幣史-從公元800年起》
中國史:彭信威,《中國貨幣史》
3 2008年金融海嘯
目前這類書籍,多還停留在消閑方式,建議先看看有華爾街所羅門投資銀行經驗一交易員路易士(Michael Lewis)的自述。
路易士一共有三部著作,有台灣的中文翻譯版:
《老千騙局》Liar’s Poker: 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
《大賣空》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
《自食惡果》Boomerang: Travels in the New Third World
4 人民幣的發展
張五常,《貨幣戰略論:從價格理論看中國經驗》,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