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星期六 10:30am-1:15pm
語言普通話
課程講師 蔡志祥 ((852)39437127 / jiaocho@cuhk.edu.hk)
助教 褚夢宇 (1155128641@link.cuhk.edu.hk)
本課程嘗試以節日和民間宗教為切入點,以敘述和詮析的角度探討近代中國的地方社會結構、組織原理、族群關係、和社會變遷的過程。課程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從宏觀的角度,討論節日和民間宗教在近代中國國家和地方社會的位置。明清以及民國政府如何規劃、控制地方活動? 不同社群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如何敘述節日和民間宗教?地方社會如何利用國家的話語來強化、調整、重構或忘卻地方傳統。
第二部分通過個案及比較研究,考察當代中國和海外華人社會的節日活動的組織方法和變遷,從而理解傳統和近代在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同時,希望透過對節日和民間宗教的個案研究,探討歷史的敘述和詮析之間的關係。
選修本課程的同學必須進行最少一次的田野考察實習。
課程大綱 (暫定)
日期 |
課題 |
Week 1 2021年5月22日 |
導論:研究取向和課題 理論與方法 Falassi, Alessandro, 1987, Time Out of Time: Essays on the Festival,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蔡志祥, 2019, 《酬神與超幽: 香港傳統中國節日的歷史人類學視野》, 香港: 中華書店 趙世喻, 2002, 《狂歡與日常: 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 北京: 三聯出版社 張珣, <導論—從文化的角度研究媽祖信仰>, 《文化媽祖: 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台灣: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頁1-24。 鄭振滿、陳春聲, <導論>,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頁1-9。 Feuchtwang, Stephan (2003), “History, identification and belief” in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The Imperial Metapho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pp. 1-26.
|
Week 1 2021年5月22日 |
節日的分類: 節、醮和誕 蔡志祥, 2019, 《酬神與超幽: 香港傳統中國節日的歷史人類學視野》, 香港: 中華書店 Bodde, Derk, 1975, Festivals in Classical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Law, Joan and Barbara Ward, Chinese Festival, SCMP, 1985 (or the 2006 edition) |
Week 2 2021年5月29日 |
國家祀典 (明清會典):淫祠、異端與正統 濱島敦俊, <明朝の祭祀政策と鄉村社會>, 《總管信仰: 近世江南農村社會と民間信仰》東京: 研文出版, 2001, 頁113-176 鄭振滿<明清福建里社組織的演變>,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福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 頁335-354。 |
Week 2 2021年5月29日 |
國家化、地方化與標準化 Watson, James (1985)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David Johnson, A.J.Nathan, and E.S.Rawski (ed.)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lifornia), pp.292-324 Sutton, Donald, “Introduction” in Modern China vol. 33, no. 1, Ritual, Cultural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China: Reconsidering James Watson’s Ideas, Jan. 2007. 科大衛,劉志偉, “標準化還是正統化” 《歷史人類學學刊》, 6卷1\2期合刊,《歷史人類學學刊》, 第七卷第二期, 頁139-166 陳春聲, <宋明時期潮州地區的雙忠公崇拜>,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頁42-73 黃挺, <民間宗教信仰中的國家意識與鄉土觀念—以潮汕雙忠公崇拜為例>,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頁74-107 |
Week 3 2021年6月5日 |
國家話語與環球話語:從反迷信到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世紀的新話語: 節日、文化旅遊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潘淑華, <建構政權, 解構迷信—1929年至1930年廣州市風俗改革委員會的個案研究>, 《民間信仰與社會空間》,頁108-122 Duara, Prasenjit, “Knowledge and power in the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he campaign against popular religion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0:1, 1991, pp.67-83. Poon Shuk-wah, Negotiating Religion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1 廖迪生編《非物質資文化遺產與東亞地方社會》,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香港文化博物館, 2011 蔡志祥 2019, 《酬神與超幽: 1980年代香港清醮的影像民族志》, 香港: 中華書店 |
Week 4 2021年6月12日 |
生存之道:儀式、政治與族群關係 屈原、龍舟競渡與盛清湖南的政治與儀式 陳熙遠, <競渡中的社會與國家—明清節慶文化中的地域認同、民間動員與官方調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9本第3分,2008年,417-496 姊妹與分靈; 全球化與媽祖—天后話語 廖迪生,《香港天后崇拜》,香港:三聯書店,2000 張珣, 《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 Choi, Chi-cheung 2019, “Beyond hegemony and sisterhood: transnational Tianhou-Mazu cult in East Asia” Asia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udies vol.9 no.1, pp.26-36 |
Week 5 2021年6月19日 |
節日、儀式和劇場世界 Chan, Margaret, 2006, Ritual is Theatre, Theatre is Ritual: Tang-ki Chinese Spirit Medium Worship, Singapore: SMU Press. Turner, Victor, 1990, “Are there Universal of Performance in Myth, Ritual and Drama” in Richard Schechner and Willa Appel eds., By Means of Performance: Intercultural Studies of Theatre and Ritual, Cambridge, New York, Port Chester, Melbourne and Syd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8-18. 蔡志祥 2019〈從鬼戯到歌台:中元普度的娛樂、表演與儀式〉, 蔡志祥、橫山廣子編 《在世俗與神聖之間:近代亞洲的盆會、中元和七月的節日》專號,《節日研究》14,頁3-22. |
Week 6 2021年6月26日 |
在祖先與鬼之間:中元、普渡、萬人緣 Debernardi Jean, Rites of Belonging: Memory, Modernity and Identity in a Malaysian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蔡志祥、橫山廣子合編, 2019 《在世俗與神聖之間:近代亞洲的盆會、中元和七月的節日》專號,《節日研究》14 |
Week 7 2021年7月3日 |
孝道之後:節日的海外傳承、延續與變遷 Helen Siu, “Recycling tradition: Culture, History,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Chrysanthemum Festivals of South Chin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990, 32(4): 765-794 蔡志祥, <從喃師傅到道壇經生﹕香港的打醮和社區關係的演變> in 林美容編 《信仰﹑儀式與社會》, 台北: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3, pp.367-395. 蔡志祥 《孝道之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將出版) 蔡志祥, 2019, 《酬神與超幽: 香港傳統中國節日的歷史人類學視野》, 香港: 中華書店 |
評分標準 (Assessment)
課堂出席與表現 10%
導修及課堂表現20%
資料長編 30%
學期論文 40%
作業(1):文獻收集與整理(7月3日)
關於大傳統節日的一手歷史資料整理
(1) 決定希望研究的傳統節日(如時年八節之一)
(2) 決定希望研究的歷史時間(如19世紀末到二戰前、太平洋戰爭時期、戰後到改革開放。時間長的話,每五年追蹤記錄)
(3) 決定希望研究的地域空間(如香港、東南亞華人社會、廣東、西南中國)
(4) 選擇最少一項資料『報章如申報、華字日報、叻報、檳城新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North China Herald等;日記如退想齋日記、文學作品如三言兩拍、金瓶梅;地方誌(注意風俗編以外的資料) 』作資料排比。
作業(2):學期論文:學期末的論文(7月3日)。
(論文以中文撰寫不少於4,000字,以英文撰寫不少於2,700字。 )論文必須與收集和整理的文獻相關。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