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星期二 10:30am-12:15pm
地點基本醫學大樓新翼地下18室
語言粵語
課程講師 蕭錦華
本課程從歷史學觀點探討中國文化之源流及其演變特徵,內容闡述中國政治、經濟、社會、宗教、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歷史傳統與變革,以及有關中國傳統與現代化的關係。
課程講解圖例
蕭老師在「東張西望」節目中比較男、女皇帝服飾
「道聽途吃」參觀將品嚐並講解之中國傳統珍饈美食煲仔飯
「道聽途吃」參觀將品嚐並講解之中國傳統地方涼菜口水雞
其他課題之歷史圖片
12堂講授課+1次參觀
一. 導論
週 1 史學所為何事:究變多元之歷史敘述 (10 Jan)
二. 中國歷史之多元論述
週 2 經濟重於一切:大陸官方史家尚鉞之唯物主義史觀 (17 Jan)
週 3 中華文化為本:日本京都學派內藤湖南之文化波浪史觀 (24 Jan)
週 4 民族精神為本:香港新亞書院錢穆之民族文化史觀 (7 Feb)
三. 中國政經、社會、宗教、教育、文化專題
週 5 邁向民主之途:從皇權專制到共和憲制之演進 (14 Feb)
週 6 從自足到開放:封建小農經濟、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資本主義巿場經濟三步曲 (21 Feb)
週 6 從樂曲到電影:從唐宋三國音樂到近現代中日愛情題材戲曲電影」 (25 Feb(Sat) 2:30-4:15pm)
(地點: 利黃瑤壁樓(ELB) LT4演講廳)
演講嘉賓(中大音樂系榮休教授余少華教授、日本研究學系邱淑婷教授)及蕭老師)
週 7 學而優則仕商:從政統、道統到商、科本位之教育變革 (28 Feb)
週 8 從四民到二元:城市化下之社會結構特色及其轉型 (7 Mar)
週 9 滿天神佛先知:儒、道、釋、回四教與民間信仰(兼紀錄片觀看分析) (14 Mar)
週 10 期末家課式考試(Take-home Examination)試題公佈與諮詢 (21 Mar)
週 11 大角咀「道聽途吃」之旅:巿井中國傳統美食與基督教本土化發展—以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為例
(品嚐中國傳統膳食暨本色耶教講座之參觀,代替課堂教學) (1 April (Sat))
四. 中國與世界關係暨現代化下民主發展專題
週 12 世界格局中之中日美關係與中港日本文化交流(11 Apr)
(中港日本文化交流專題部分,邀請留日學者及在香港日本國總領事館領事作客席嘉賓演講)
週 13 從傳統走向現代化:中國「臣民」蛻變「公民」之民主歷程 (18 Apr)
期末家課式考試 Take-home Examination 60%
(6條問題選2條作答,每條約1800字)
書評一篇或參觀講座反思報告一篇 Book Report OR Visit Report 30%
(約2000字)
講授課堂及參觀參與表現 Lecture & Visit Participation 10%
1.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或 Huang, Ray. China, A Macro History. Armonk, N.Y.: M.E. Sharpe, 1989.
2. 黃仁宇。《大歷史不會萎縮》。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3. (日)內藤湖南著,夏應元選編並監譯。《中國史通論-內藤湖南博士中國史學著作選譯》上下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4. 尚鉞。《尚氏中國古代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 錢穆:《國史大綱》。香港:商務印書館,1995。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