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星期二 8:30am - 10:15am
語言粵語
課程講師 卜永堅 ((852) 3943 7062 / wkpuk@cuhk.edu.hk)
助教 郭燁佳 (1155068654@link.cuhk.edu.hk)
目標:
*根據具體史料,寫作學術論文,讓同學們掌握歷史研究的技藝及明代歷史。
成果:
*以明代歷史為中心,掌握社會文化史、法制史、歷史人類學、經濟史、全球史等各種歷史學流派及研究方法的知識。
*對於史料之建構產生批判意識及解構能力。
*強化自己的中國古文能力,了解中國歷史,思考中國。
*強化自己的表達能力。
*改善學術論文寫作能力。
*增加對於人文學術的認識與認同。
課程大綱(有可能隨時修改更新):
第1課(2020.9.8):消費明朝:晚清到當代中國的明朝記憶
第2課(2020.9.15):女性的明朝史:唐賽兒
第3課(2020.9.22):寺廟的明朝史:天台山.高明寺.無盡傳燈
第4課(2020.9.29):明代軍戶制度
第5課(2020.10.6):從周邊看明朝:十六世紀的朝鮮戰爭
第6課(2020.10.13):一條鞭法
第7課(2020.10.20):哲學的明朝史
第8課(2002.10.27):晚明政治:內閣、黨爭、科舉
第9課(2020.11.3):讀《明史.流賊傳.李自成》
第10課(2020.11.10):學期論文工作坊一
第11課(2020.11.17):學期論文工作坊二
第12課(2020.11.24):學期論文工作坊三
第13課(2020.12.1):學期論文工作坊四
課業評核:
導修(出席率及口頭報告表現):10分
學期論文:90分
*題目:明朝賦役制度之演變:以《天啟慈谿縣誌》為中心
*字數要求:不得少於一萬字,注釋計算在內,參考書目不計算在內,須符合學術論文之基本格式。字數不達標,必然扣分,但不意味著字數越多分數必然越高。
*遞交方式:不必遞交列印本,將word檔上載維誠系統,將維誠證書電郵予助教。
*遞交日期:2020年12月8日23時59分59秒前,每逾期一天,論文成績減20分,如是類推。
*本課程嚴格執行學術誠信制度,一經查出論文剽竊,除本課程成績零分之外,還將交由文學院展開紀律聆訊,並有可能在成績表內留下紀錄。
導修
*每位同學須出席8次導修課。
*每次導修課,安排大約4-6名同學報告,每名同學根據指定史料,做大約10-15分鐘的口頭報告。
*導修史料就是《天啟慈谿縣誌》 ,也就是學期論文題目之關鍵史料,這樣,導修與學期論文之寫作就能互相配合。
請注意大學有關學術著作誠信的政策和規則,及適用於犯規事例的紀律指引和程序。詳情可瀏覽網址:http://www.cuhk.edu.hk/policy/academichonesty/。
學生遞交作業時,必須連同已簽署的聲明一併提交,表示他們知道有關政策、規則、指引及程序。
未有夾附簽署妥當的聲明的作業,老師將不予批閱。
學生只須提交作業的最終版本。
學生將作業或作業的一部份用於超過一個用途(例如:同時符合兩科的要求)而沒有作出聲明會被視為未有聲明重覆使用作業。學生重覆使用其著作的措辭或某一、二句句子很常見,並可以接受,惟重覆使用全部內容則構成問題。在任何情況下,須先獲得相關老師同意方可提交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