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订阅   列印此页 列印
二零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中大两科研项目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领导的两个研究项目分别获国家教育部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颁授自然科学奖类别的一等奖及二等奖。颁奖典礼今天(5月25日)假中大举行,由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张总明先生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卢世雄先生担任颁奖嘉宾。 

中大本年度得奖学者及研究项目如下: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 物理系教授、理学院助理院长王建方教授 ─「胶体金纳米晶的制备、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质及其应用」 

当贵金属金的尺寸缩小到纳米量级范围内,金纳米晶颗粒可在外加光场的作用下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从而克服光学的衍射极限把光聚焦到几个甚至几十个纳米的尺度。这个优异的光学特性可广泛应用于纳米光学、光谱学、光催化、太阳能利用等众多研究领域。王建方教授与北京大学及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携手合作,成功对金纳米晶颗粒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了精确调控,实现对其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精准控制,并对这种共振性质和行为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和深入理解。同时,研究团队利用金纳米晶材料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优异光学性质探索了一系列应用,包括对温度敏感的食品和药品的时间指示剂、氢气浓度探测器、光开关技术,以及太阳能的吸收和利用等。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林汉明教授及植物分子生物学及农业生物科技研究所所长辛世文教授 ─「寻找作物改良的功能基因」 

林汉明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与华大基因研究院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在作物资源中寻找控制主要农艺性状的功能基因,并研究它们的分子机理作为作物改良的重要科学基础。研究包括大豆基因组测序与耐逆基因功能研究,植物非常规G-蛋白在抗病和耐逆机理的调控功能,以及鉴定影响种子氮素源库关系的关键基因。研究中的目标基因在作物耐逆、抗病和养分分配中起著重要功能,其中有关对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全基因组进行的大规模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于2010年在《自然·遗传》刊登为封面故事。除学术论文外,这项研究还获得数项国内外专利。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简介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是国家教育部设立的科技专项奖,对象为全国的高等院校,2009年开始接受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院校的直接推荐,授予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专利技术实施等方面有杰出贡献的学者和单位。自然科学奖嘉许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发现,或在阐明自然现象、特性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成果;科技进步奖则嘉许在自然科学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

(左起)中大理学院院长黄乃正教授、物理学王建方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林汉明教授及辛世文教授。
(左起)中大理学院院长黄乃正教授、物理学王建方教授、生命科学学院林汉明教授及辛世文教授。

主礼嘉宾合照。(左起)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卢世雄先生、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张总明先生,以及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李乃尧先生。
主礼嘉宾合照。(左起)中大副校长霍泰辉教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卢世雄先生、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先生、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教育科技部副巡视员张总明先生,以及京港学术交流中心总裁李乃尧先生。

中大于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中共获两项殊荣。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先生(右)向中大颁授证书,由副校长霍泰辉教授代表领奖。
中大于国家教育部颁发的201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中共获两项殊荣。国家教育部港澳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赵灵山先生(右)向中大颁授证书,由副校长霍泰辉教授代表领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卢世雄先生(右二)颁授证书予王建方教授(左二),由霍泰辉教授(右)及黄乃正教授(左)陪同领奖。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局副秘书长卢世雄先生(右二)颁授证书予王建方教授(左二),由霍泰辉教授(右)及黄乃正教授(左)陪同领奖。

卢世雄先生颁授证书予林汉明教授(左二)及辛世文教授(右二),由霍泰辉教授(右)及黄乃正教授(左)陪同领奖。
卢世雄先生颁授证书予林汉明教授(左二)及辛世文教授(右二),由霍泰辉教授(右)及黄乃正教授(左)陪同领奖。

王建方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王建方教授发表获奖感言。

一众获奖学者与嘉宾合照。
一众获奖学者与嘉宾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