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應對開放議題的高階思考模式研究:從評核表現到搭棚進階

學生應對開放議題的高階思考模式研究:從評核表現到搭棚進階

講者:趙茱莉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林吐金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彭金滿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日期:2018年4月16日(星期一)
語言:粵語

是次研討會將報告研究所得,概述學生運用高階思考的特質,及其與學科整體表現的關聯;會上將分享具代表性的老師文字敘說和相關的學生論文選段。研討會也會介紹一個相關的延伸教學活動,其目的為探究學生如何應對具爭議性的科學議題。初步結果顯示,學生辨識議題「不確性」的能力較弱,但若老師運用適當的教學設計,利用「搭棚式誘導題」,鼓勵同儕協作,能夠提升學生高階思維的表現。該研究部份內容已在Teaching and Learning Innovation Expo 2017發表,詳情可參閱https://www.elite.cuhk.edu.hk/expo2017-papers

講者簡介

趙茱莉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署理主任)、林吐金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老師)和彭金滿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老師)皆任職大學通識教育部,為通識教育基礎課程「敘說質性評核」 (Narrative Qualitative Assessment)研究小組核心成員。小組自2014年開始,透過敘說(narrative)方式評核中大本科生的高階思考模式,分析學生的學習能力特徵,從而設計合適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


從對話中學習:通識科目的教學分享

從對話中學習:通識科目的教學分享

講者:郭柏年博士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日期:2018年3月19日(星期一)
語言:粵語

教學就是溝通,溝通始於對話。所謂對話,不僅止於學生與老師,更包括學生與理論,學生與其他學生,以至學生與自己的對話。中大學生學術水平其實甚高,可惜往往不熱衷表達意見,是以教師應安排多樣化的課堂活動促進同學交流。講者在是次通識午餐聚會將分享他如何於通識基礎課程、四範圍大學通識與及書院通識科目中,以不同方式令學生達致上述四種面向的對話,並說明這些教學設計怎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令學習氣氛與效果更佳。

講者簡介

郭柏年博士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完成其哲學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並於2012年加入中大大學通識教育部通識教育基礎課程任職講師,其研究興趣為倫理學、非形式邏輯與社會政治哲學。多年來,郭博士任教的科目遍及中大通識教育的三大範疇: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四範圍大學通識與及書院通識。

教學上,郭博士強調師生應通過與不同觀點的對話,批判各自的立場,從而認識彼此優劣,達致真正的相互理解。

郭博士為2016年度的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及2016年度校長模範教學獎得獎人。


「田野考察」活動在歷史通識科目的應用

「田野考察」活動在歷史通識科目的應用

講者:呂永昇博士(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日期:2018年3月5日(星期一)
語言:粵語

田野考察帶領學生走進歷史現場,是歷史通識課的重要學習活動。田野考察與課堂教學相輔相成,學生閱讀相關的歷史文獻,同時走訪歷史景點、博物館,更領略讀史的樂趣,達至更佳的學習效果。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能學以致用,運用史學的方法到各自的學科和日常生活當中。

講者在是次的通識午餐聚會將分享他如何設計通識科目,以及如何舉辦田野考察活動進行教學,讓學生達至理想的學習成果。

講者簡介

呂永昇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呂博士自2014年開始任教通識科目,現在主要任教的科目包括通識基礎課程(UGFH1000「與人文對話」)和書院通識教育(GENA2322/GEWS2010「中國通史」及GECC4130「專題討論」)。呂博士在課程設計和課堂活動方面,不著重學生死背史料,反而強調歷史與日常生活的關連,鼓勵同學從發掘身邊的故事開始去領略讀歷史的樂趣。呂博士教學的耐性與熱情,使他得到了2016年度的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


製訂評分規準工作坊:以論述題及課堂討論為例

製訂評分規準工作坊:以論述題及課堂討論為例

講者:秦家慧教授 (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語言:英語

背景

去年十二月講者獲邀主持名為「落實果效為本的評核模式: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的製訂」的通識午餐聚會,是次工作坊是該講題的延伸。

配合大學教務會2016年12月有關實施新修訂的大學評核政策之議決,大學各科系須自2017/18學年起推行果效為本(Outcome-based Approach, OBA) 的評核模式,伴隨而來的措施,包括在所有科目中引用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教務會通識教育委員會考慮到製訂相應成績等級描述及評分規準以推行水平參照需要較充裕的準備,遂議決於2017/18學年採用標準參照及常模參照並行的評核模式作為過渡安排。大學通識教育部已請求各教學單位及書院同仁為所有現行的通識科目訂立成績等級描述,以邁向全面落實標準參照評核。

是次通識午餐聚會內容

講者將概述大學引用果效為本教學法及標準參照評核的背景,並就不同類型的課業,舉例解說製訂相應成績等級描述時的考量。講者亦會分享進行分數轉化等級,以及分配不同課業分數比重時的心得與經驗。是次工作坊將聚焦探討論述題評分規準的製訂,並以對話、實習及討論的形式進行。當中,講者將以與會者實際的科目課業內容為例。故此,有意參與工作坊的同事,請盡量於二月十四日前,將科目的課程大綱、預期學習成果,以及課業評核內容,交予大學通識教育部的項目統籌員香惠初先生(電郵: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電話:3943-8625),使得講者有更好的事前準備。同時,同事亦歡迎於工作坊前提出他們最期望在會上涵蓋的議題。

講者簡介

秦家慧教授主修英文,獲取文學士後曾擔任學校英文科老師。秦教授其後供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任教學顧問達十一年。秦教授於199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出任講師、助理教授及副教授等職務。

秦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曾擔任英語研究及教育雙學位課程的課程主任,歷任該院的副院長(學生事務)、副院長(本科生事務),以及本科生課程主任。

秦教授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師訓經驗,一直為不同資歷架構的本地及非本地學府,以及持續專業發展課程提供師資培訓。秦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第二語言的閱讀教學、以英語為學習媒介、跨科英語學習、以第二語言為學術語言、英文科老師的教學內容知識,以及第二語言教學的師訓。

pdf icon 下載講義 (需登入)


落實果效為本的評核模式: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的製訂

落實果效為本的評核模式: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的製訂

講者:秦家慧教授 (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
日期: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
語言:英語

背景
配合大學教務會2016年12月有關實施新修訂的大學評核政策之議決,大學各科系須自2017/18學年起全面推行果效為本(Outcome-based Approach, OBA) 的評核模式,伴隨而來的措施,包括在所有科目中引用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

教務會通識教育委員會考慮到全面推行標準參照及成績等級描述可能面臨的困難,遂議決於2017/18學年採用標準參照及常模參照並行的評核模式作為過渡安排。近日大學通識教育部已請求各教學單位及書院同仁為現有的通識科目訂立成績等級描述,為邁向全面落實標準參照評核踏出一步。

是次通識午餐聚會內容

為開展討論及推行果效為本的評核模式,學能提升研究中心主任秦家慧教授獲邀主持是次通識午餐聚會,就成績等級描述的製訂作分享。講者將簡介大學引用果效為本教學法及標準參照評核的背景和脈絡,並就不同類型的課業,解說製訂相應成績等級描述時的考量。講者將援引學能提升研究中心的成績等級描述範例,以及一些通識老師現正或行將採用的成績等級描述作解說。各個教學單位及書院的老師及行政同事均歡迎出席是次的通識午餐聚會,參與討論。

講者簡介

秦家慧教授主修英文,獲取文學士後曾擔任學校英文科老師。秦教授其後供職香港大學教育學院,任教學顧問達十一年。秦教授於1994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出任講師、助理教授及副教授等職務。

秦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曾擔任英語研究及教育雙學位課程的課程主任,歷任該院的副院長(學生事務)、副院長(本科生事務),以及本科生課程主任。

秦教授擁有超過三十年的師訓經驗,一直為不同資歷架構的本地及非本地學府,以及持續專業發展課程提供師資培訓。秦教授的研究興趣包括第二語言的閱讀教學、以英語為學習媒介、跨科英語學習、以第二語言為學術語言、英文科老師的教學內容知識,以及第二語言教學的師訓。

pdf icon 下載講義 (需登入)

pdf icon 例子 -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Alignment with Learning Outcomes (需登入)


評分準則與不確定性皆為吾師:透過自我評鑑和自我提問改進學生認知能力

評分準則與不確定性皆為吾師:透過自我評鑑和自我提問改進學生認知能力

講者:高莘博士、吳俊博士、楊陽博士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日期:2017年12月4日(星期一)
語言:粵語

簡介

由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老師組成的敘說質性評核Narrative Qualitative Assessment (NQA)研究小組,採用Wolcott-Lynch 名為“Steps for Better Thinking”的理論,以質性研究的方式,了解學生解決開放式問題的學習表現。受此理論啟發,參與的老師亦設計了學生自我感知和自我評價的課堂工具

高莘博士和吳俊博士在是次通識午餐聚會上,將就她們有關學生修讀通識教育基礎科目前後自我評估之認知程度的比對,作初期研究成果之匯報。通過比較老師的分析與學生的自我評價,他們迄今已收集資料,將提供線索,協助老師改善教學。

楊陽博士的分享,將集中在認知複雜程度中「辨識不確定性」的主題上面。她提出學生可透過自我提問顯示他們辨識問題不確定性的能力。通過列舉學生就科目內容提出的問題,楊博士會分享老師可以怎樣把學生的自我提問的問題分類,並匯報她就這些提問作出的回應行動。

講者簡介

高莘博士、吳俊博士及楊陽博士是大學通識教育部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三位老師是大學通識部Narrative Qualitative Assessment (NQA) 研究小組的核心成員。她們借鑒Wolcott-Lynch的NQA理論,評核學生的認知程度。NQA見著於以敘說方式,就學生學習成果作質性分析。


學生在經典閱讀的學習: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的成效與挑戰

學生在經典閱讀的學習: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的成效與挑戰

講者:

張恆鏘博士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江啟明博士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梁卓恒博士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吳家亮博士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

日期:2017年11月20日(星期一)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由UGFH1000「與人文對話」和UGFN1000「與自然對話」兩個科目組成。自2012年起,通識教育基礎課程成為香港中文大學所有本科生的必修科目。歷年以來,這兩個科目,皆在每個學期的科目及教學評鑑問卷(CTE)中,獲得正面的評價。除了在學期結束前評估課程是否成功,我們又是否可以較全面地評估學生在學期中的學習歷程?對於來自不同學術背景和語文能力有異的學生來說,課程又如何令他們有所增益?課程設計本身又會否為某些學術背景的學生帶來優勢?新生和大二學生是否有足夠的人生歷練讓他們足以欣賞經典閱讀的價值,並將之聯繫到生命,公義及知識的本質和意義?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又有甚麼經歷,讓他們達成不同的學習成果?

講者們在是次通識午餐聚會上,將分享他們採用IEO (Input-Environment-Outcome) 框架評估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的研究成果。在解說課程學習成果外,亦會剖析學生在學習歷程中產生的變化,並說明他們設計的課前與課後問卷,以及期末焦點訪談小組的理念。講者們也將分享他們在結合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學生科目成績及總學業成績平均積點這些客觀數據後,分析問卷和焦點訪談小組所得的研究結果。

講者簡介

張恆鏘博士、江啟明博士、梁卓恒博士及吳家亮博士是大學通識教育部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講師。他們所組成的IEO研究小組致力研究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的教學成果。他們的研究採用學者Alexander Astin的IEO 框架,在教學評核時,同樣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學習歷程。


從太空到課堂:大學通識科目的教學分享

從太空到課堂:大學通識科目的教學分享

講者:王君傑博士(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講師)
日期:2017年11月1日(星期三)

你有否想過,當人造衛星不再存在;你的生活,將受到甚麼影響?在早上離家前,我們會瀏覽天氣報告,決定當日的衣著。電視上顯示的天氣資訊,正是由人造衛星傳送。到了上班或上學,我們會乘搭各種不同的交通工具,為我們指路導航的,正是全球定位系统 (GPS)。由上述兩個典型的例子可見,現代人對人造衛星的依仗。事實上,人造衛星的貢獻並不限於眼前所見,由食物資源、供水管理、災後應變,以至空氣質素監測等等,遠在太空的人造衛星都以圖像的形式紀錄地球資訊,讓科學家們能夠從中解碼,從而幫助人類管理地球資源。隨著我們在日常生活越來越依仗人造衛星,我們不單需要對它們有所認識,還必須瞭解這些由人造衛星所拍攝的圖像如何提升人類的生活素質。

透過是次的通識午餐聚會,講者將分享他如何讓學生認識觸不到,卻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人造衛星。講者亦將分享他利用即時反饋系統(SRS)設計互動教學活動的心得,並說明這些教學設計怎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到學習氣氛更為生動。

講者簡介

王君傑博士是香港中文大學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講師。王博士自2011年加入中大,並於同年開始任教大學通識科目UGEB2132「從太空觀地球」。王博士專精遙感、地球資訊科學以及數位圖像分析的教學,並相信老師的角色是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到學生在課堂以外,繼續學習和探求知識。因著創意、耐性與教學熱情,王博士曾獲2014年度社會科學院模範教學獎,以及2016年度的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

pdf icon 下載講義(需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