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議題
- 何謂真相?我們如何尋找和表達有關自然的科學真相?
- 歷史長河流逝,文化發展千差萬別,真相的追尋有何改變?
- 到現時爲止,我們對物理宇宙、生命世界、我們自己的思維有何了解?這些發現與追求有何影響?
- 人類知識和科學方法有何局限?
(節錄自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副主任王永雄博士在《與自然對話: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課本》的「簡介」)
人類一直對大自然充滿好奇。文明伊始,我們就面對自然界的一切現象,掙扎求存。古代的自然哲學家和現代的科學家上下求索,發現許多自然法則;這種探索是我們與自然之間的對話。
我們透過經驗和理性思維與自然對話。對話始自約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臘,當時的哲學家開始運用邏輯和理性思維觀察自然現象,嘗試解釋人類的存在。他們對自然的態度和研究方法為現代西方的經驗 科學與科技奠下基礎。
在對話的過程中,我們對自然的理解經歷無數修改以至劇變。一些新的思考模式甚至挑戰理解的根本概念,促使人類反省知識的意義。
在中國,認識自然的方法截然不同。中國人發展出陰陽五行的概念,跟希臘人的理論相距甚遠,直至現代,西方科學才開始滲透中國;雖然中國沒有發展科學,卻是千百年來古代世界的超級大國。
「與自然對話」邀請同學追溯前人探索知識的思路,透過閲讀經典,進入對話之中。同學跟隨這些偉人的足跡,可以更了解人與自然的互動,建立自己的看法。
- 課程大綱 (UGFN1000)
預期學習成果
學生修畢本科,應能達到以下學習成果:
- 辨識各種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而這些科學探究對人類的宇宙觀和生命觀影響深遠;
- 有信心閲讀和討論科學文獻;
- 從多角度評估一些科學方法的應用範圍、成就、局限;
- 將課程介紹的自然科學發展與當代人類處境聯繫起來;
- 了解科學探索的社會意義,建立自己的看法
科目架構及指定讀本
讀本節選自不同經典,老師或會按情況對閱讀範圍作出調節增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