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顯示社區接觸環境對新冠肺炎傳播起關鍵作用
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
群組爆發導致新型冠狀病毒在社區中傳播。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最新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除了病毒本身的傳染性外,社區的接觸環境對病毒傳播同樣起關鍵作用。在本港首兩波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涉及的「延續接觸環境」範圍亦是最大。是次研究發現對控制新冠肺炎在社區的傳播非常重要,研究文章剛於最新一期的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發表。
首次以「網絡流行病學方法」分析不同接觸環境與社區傳播之間的關係
中大醫學院何鴻燊防治傳染病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瑞山教授表示:「今次研究是同類研究中,首次以『網絡流行病學方法』(Network epidemiology)探討不同接觸環境與社區傳播之間的關係,以了解病毒最初由『主要接觸環境』,傳播到『延續接觸環境』的傾向。」
研究分析本港在今年3月28日實施社交距離措施前後的新冠肺炎爆發情況,時間涵蓋第一及第二波疫情(由今年1月23日出現首宗確診個案至5月31日),並分析當中涉及的社會人口統計學和流行病學數據。
研究區分了12種接觸環境類型,包括家庭、鄰里、餐館、娛樂場所(如酒吧或卡拉OK)、私人聚會、購物、個人服務(如健身房或美容院)、工作間、教育、宗教活動、醫療保健及交通運輸。這些類型涉及的接觸人數、持續時間和頻率、社交接觸方式,以及室內外環境等方面亦有所不同。
娛樂場所是傳播次數最多的主要接觸環境
本港第一及第二波疫情期間,324宗確診個案與本地傳播有關連。這些個案分布在123個群組中,其中59個屬於「主要接觸環境」(即有感染源頭),其餘64個是「延續接觸環境」。就「主要接觸環境」而言,娛樂場所造成的傳播次數最多,共牽涉逾90宗確診個案。在總數123個群組中,涉及家庭的群組達63%,其中一半為「主要接觸環境」。
另外,研究團隊透過應用社交網絡分析方法,重建了群組傳播的傳播鏈,發現其中19個傳播鏈涉及多於一種的接觸環境。最長的傳播鏈是由一個酒吧群組開始,在26日內延伸至30個其他群組,涉及7種接觸環境。
研究顯示在各種接觸環境中,以娛樂場所涉及的「延續接觸環境」的範圍最大。另一方面,由於交通運輸、鄰里、工作間和餐館與其他接觸環境的聯繫有限,因此沒有形成很長的傳播鏈。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醫療體系及政策研究所總監楊永強教授表示:「我們的研究凸顯了採用針對接觸環境設定的方法,對調整公共衞生干預策略起重要作用。在實際環境中,容許病毒快速傳播、涉及多種延續接觸環境及傳播鏈較長的接觸環境,具有令病毒在社區中廣泛傳播和散布且難以控制的傾向。在調整公共衞生干預策略(如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時,應以這些為首要指引,以制訂最佳的傳染病防控措施。」
中大醫學院賽馬會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教授亦強調:「接觸環境的相對重要性可能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並受公共衞生干預策略所影響。本港第三波疫情的初步分析結果表明,隨著採取針對性的社交距離措施,通過娛樂場所傳播的個案數目並未增加。」
相關研究文章《新冠肺炎爆發期間接觸環境對傳播網絡的影響》已在最新一期的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發表,詳情可瀏覽:https://authors.elsevier.com/sd/article/S2666606520300523。
搜尋新聞稿
傳媒報導
是日活動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九日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日
二零二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二零二一年一月十日
二零二一年四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