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RSSRss 订阅   列印此页 列印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十二日

中大招募200名早产婴儿接受免费脑部磁力共振扫描及评估
及早检测潜在语言及认知发展障碍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大脑与认知研究所开展早产婴儿语言及认知发展研究,现正招募200名轻度至中度早产婴儿接受脑部磁力共振扫描及一系列评估,费用全免。是次研究有助及早检测早产婴儿的潜在语言及认知发展障碍,数据将用于建立预测发展障碍的模型,期望于更早阶段为早产婴儿制定个人化的介入治疗方案。

脑部发展未成熟或致发展迟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凡于怀孕37周前出生的婴儿都属于早产。按世卫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名早产婴儿,比率为5至18%;中国每年约有117万名早产婴儿。多项研究均指出,早产婴儿刚出生时因身体各器官,尤其是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可能会出现呼吸窘迫症、颅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等,并于成长过程出现各种发展障碍,包括语言及认知能力问题。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教授林鸿生教授表示:「及早发现和介入治疗是改善早产婴儿语言、学习及认知发展迟缓问题的关键。不过有研究指出,轻度至中度早产婴儿在九个月至两岁大时的发展情况与足月分娩的婴儿相差不大,一般成长至学前及幼稚园阶段,发展迟缓才较明显。由于大部分个案是出现征状后才发现问题,因而令不少小孩错失介入治疗的黄金时期。」

冀收集200名婴儿数据 建立准确预测模型

为了在未见征状前已能预测可能出现问题的婴儿,并及早介入治疗,中大大脑与认知研究所联同中大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及香港大学的语言病理学家,展开为期3年的研究。目标是邀请200名早产婴儿(即在怀孕37周前分娩)参与研究,他们须通过听力检查,并符合家庭以广东话为主要沟通语言的要求。

参与计划的婴儿会先接受磁力共振扫描。这种安全、无害、无辐射的造影检查,会透过磁场及无线电波检视脑部活动及结构,帮助了解早产婴儿脑部是否存在微小的组织病变或异常。其后研究团队会跟进个案两年,期间婴儿要接受语言、认知及行为发展等多项测试。参与计划的家长亦要定期在婴儿进食、更衣和玩玩具时录音,让团队分析婴儿接收语言的数量(单词/发言数量)、质量(单词/句子类型的多样性和句子复杂度等)、社交属性(引起共同关注的发言等),及婴儿导向式发言的测量(如音高)。

黄俊文教授是主要负责今次计划的中大大脑与认知研究所所长、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何鸿燊认知神经科学讲座教授。他表示:「利用先进的磁力共振扫描技术,我们能获取婴儿的脑神经发展数据,同时透过分析其他环境因素,我们能预测他们未来12至24个月的语言及认知发展情况。同时,我们会采用机器学习技术,研究神经作用与语言表现的关联,这样可提升预测婴儿(尤其是轻度至中度早产婴儿)潜在发展障碍的准确度。配合『个人化治疗』的医学发展趋势,能为有需要的孩子度身订造最合适的介入治疗方案。」

计划详情及报名方法可浏览:http://bmi.cuhk.edu.hk/preterm/

另外,未符合要求参与是次计划的婴儿(包括早产及足月分娩婴儿),家长可替他们报名参加由大脑与认知研究所开展的「早产婴儿登记名录」或「中大何鸿燊纵向发展研究计划」。两项计划均会追踪婴儿出生后5年内的发展情况。

有关大脑与认知研究所

大脑与认知研究所是一所跨学科研究中心,致力推动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解决语言、认知、学习,以至背后的神经及神经遗传方面的繁复问题。研究所希望从分子、细胞和行为等方面,研发各种治疗发展及认知障碍的有效方法,以提升人类发展、学习以至生活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