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信報 - 中大醫論 20/07/2018
張保亭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助理院長、副教授、註冊中醫師
鬱證的中醫調治
20/07/2018
中醫的鬱證是由於情志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病證。主要表現為心情抑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或易怒善哭,以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失眠等各種複雜症狀。鬱證患者大多有憂愁、焦慮、悲哀、恐懼等情志內傷史,主要見於現代醫學的神經衰弱、抑鬱症、焦慮症、癔病、更年期綜合徵等。長期情志不暢不僅可引起情緒本身出現失常的表現,也可繼發身體多種系統的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脾胃疾病、不孕不育、婦科疾病及腫瘤等等眾多疾病。所以情志不舒也要及早調治,杜絕向惡化情況發展。
舒暢情志
「心病還要心藥醫」,鬱證患者首先要舒暢情志,寧心靜氣,樂觀豁達,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情況,避免憂思焦慮。正如《臨證指南醫案》所說:「鬱證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亦可配合一些中醫藥的方法來進行自我調治。按照中醫辨證,鬱證可根據氣鬱、火鬱、血鬱、痰鬱、憂鬱傷神、心脾兩虛和陰虛火旺等不同病機來進行自我調治。
1.氣鬱:證見抑鬱不樂、胸悶脅痛、痛無定處、喜嘆息、食慾差、女子月經不調。宜疏肝理氣解鬱。可服用中成藥逍遙散、逍遙丸、越鞠丸。食療方可選用:(1)玫瑰花茶:玫瑰花3至5克,用滾水沖泡,代茶飲。(2)炒黃花菜(金針菜):乾黃花菜30克、黃豆芽250克,洗淨後用素油煸炒,加適量鹽及調味品,做菜食。注意黃花菜不宜鮮食,因為鮮黃花菜中含有秋水仙堿素,食後易在體內氧化後產生毒素。
2.火鬱:證見煩躁易怒、胸滿煩熱、口乾便秘,或頭痛、目赤、耳鳴。宜清肝瀉火解鬱。可服用中成藥逍遙丸合左金丸或丹梔逍遙散。食療方可選用芹菜粥:芹菜連根100克、粳米150克,將芹菜洗淨、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加調味品少許。外治法可使用藥枕:菊花、薄荷適量,裝入枕芯中,睡時枕之。
3.血鬱:證見性情急躁、頭痛失眠、健忘,面色或眼眶晦暗,或胸脅刺痛,或女子痛經、月經延遲或閉經。宜活血化瘀,理氣解鬱。可服用中成藥血府逐瘀膠囊或口服液,或血府逐瘀湯顆粒。可服用食療方丹參當歸鴨湯:丹參30克、當歸15克、鴨肉100克。先將鴨肉洗淨切塊,燉60分鐘,再將丹參、當歸加水適量,煎煮30分鐘,取藥汁加入鴨肉湯內,再煮20分鐘即可食用。
4.痰鬱:證見咽中如有物梗阻, 吞之不下,咯之不出,又稱「梅核氣」,伴胸中滯悶脅痛,或口吐痰涎黏膩。宜化痰利氣解鬱。可服用中成藥逍遙丸或半夏厚樸湯顆粒。食療方可服用綠萼梅茶:綠萼梅5克、冰糖適量。用滾水沖泡,代茶飲。
5.憂鬱傷神:證見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憂善哭,多見於女性,又稱「臟躁證」。宜養心安神。可服用甘麥大棗湯顆粒。食療方可服用蓮子大棗湯:蓮子肉30克、大棗15克、小麥50克,共煮湯,加適量糖,連渣服食。
6.心脾兩虛:證見多思善慮、心悸膽怯、少寐健忘、頭暈神疲、面色不華或萎黃。宜健脾養心,益氣補血。可服用中成藥歸脾丸或十全大補膏。食療方推薦服用桂圓紅棗湯:桂圓肉15克、紅棗15枚、雞蛋2隻。先將桂圓肉和紅棗洗淨,加適量水煮爛,打散雞蛋沖入湯內稍煮,加適量糖即可。
7.陰虛火旺:證見眩暈耳鳴、心悸失眠、急躁易怒、夜晚潮熱、睡中汗出,或遺精腰痠,或女子月經不調。宜滋陰清熱,鎮心安神。可服用中成藥天王補心丹或知柏地黃丸。食療方推薦服用龜肉百合蓮子湯:龜肉150克、百合30克、蓮子15克,葱、料酒、糖等適量。將龜肉洗淨,切成小塊,百合、蓮子洗淨,同放入砂鍋加入及調料,小火煮爛即可。
若自我調治效果不顯,可求診醫療專業人員。
(以上為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20周年院慶科普文章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