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你最好的獻與主

 

第66期專題文章——2020年11月號

專訪本院新任院長葉菁華教授

菁華」─意即事物之最精萃和美好的部分。比起這個名字,因諧音而取的綽號「青蛙」似乎更廣為師生同事間流傳及使用。小學時,他已經獲得這個綽號,故此,他非常習慣被人喚作「青蛙」,一聲「院長」反而使他感到渾身不自在。「你還是叫我青蛙老師吧,感覺更親近一點⋯。」他笑言自己不懂游泳,也跳得也不高,眼睛固然没有突出,只是自幼喜歡看《芝麻街》。該布偶劇中的小青蛙“Kermit the Frog”是老師,也是記者,和現實中的「青蛙」畢業後所從事的兩份工作竟不謀而合。

葉菁華教授
葉菁華教授
讀新聞系

謙稱既非讀文科和理科的材料,同時又對商科没有太大興趣,中學辯論隊出身的葉菁華經一位師兄的提點而考慮社會科學範疇。一直以來關心社會事務,緊貼時事的他仔細思量後,報讀了新聞及傳播學系,並以暫取生身份獲香港中文大學取錄。

四年大學生活着實精彩,也經歷信仰路上的轉捩點。自中一起已上教會的他,接連遇上信仰衝擊。大學一年級時,他選修了哲學概論,在導修課閱讀康德 (Immanuel Kant) 批判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對上帝存在的論證。一向以為理性可以證明上帝的存在的他,頓然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另一項信仰衝擊也在一年級發生。當時的同學合力每三星期出版班刊,內容主要是由各同學投稿,他也趁機藉文字分享信仰,列舉證據力圖證明基督教可信。怎料學期完結之時,收到公文紙袋,內附十多頁單行紙,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逐點駁斥他提出的理據。他既無力反擊,且無法回應,竟然還有些認同駁斥的論點。他笑說:「那時的我有如在武當山學了一招半式,在外面被人打個落花流水。」自中一開始參加團契直至大學,不但擔任職員,更是聖經問答比賽的常客,卻從未遇到過如此有力、令他無還擊之力的反駁。因着這次的「重創」,他決定多「裝備」好自己。想到自己宗派的牧者也在崇基神學組接受神學訓練,便開始選修神學科目。

恩師鼓勵

本科二年級時,青蛙選修了沈宣仁教授的「神學導論」課,為他的人生方向埋下了一個伏筆。學期論文的功課上不單寫了個「A」字,還寫了:「我想你(遲早)應該讀神學吧?不論是否,希望日後保持聯繫,讓我知道你在信仰思考上的進展。對各頁按語若不明可與我討論。」恩師的這些話多年來一直在青蛙心中迴蕩,往後的日子,他亦常到崇基學院的院長室內,向沈教授請教神學問題以及討論畢業論文的寫作。就這樣不知不覺地,他半隻腳踏進了神學的領域。「我像去了一個新世界,以全新的方式去經歷和理解信仰,並豁然開朗。一直以來令我困擾的一些問題原來根本不是問題,也不必以這種方式思考。」

大學生活非常充實,青蛙游走於新聞系及神學組修課之餘,也曾於新亞書院代表會任主席一職,積極投入校園內多項活動。八十年代尾,他以新亞書院畢業生最高榮譽「誠明獎」畢業。

青蛙記者

1989年6月10日,本科畢業的青蛙,在大時代中成為香港電台記者,採訪大大小小的新聞。三年的記者生涯令他獲益良多,然而,他仍然對神學念念不忘,並没有停止求問上主應於什麼崗位服侍,才能把最好的獻與主。「我非常喜歡記者的工作,但電台新聞採訪講求速度,需要迅速地對新聞消息作出判斷並作出報導,這方面我較弱。」青蛙笑自己不善於社交,難以結識一些知情人士以獲獨家新聞,加上速度不足,所以,當想到人生如何把最好的獻呈上主的時候,他諮詢了恩師和不少牧長的意見,並多番禱告、思考,決定攻讀神道學碩士,期望投身神學教育的行列。

任職香港電台記者時,葉菁華常常在等待被訪者出現時閱讀神學書籍;他在軍器廠街警察總部外等候的片段最近在一電視台節目中重見天日,舊行家羅恩惠發現片段通知他。
任職香港電台記者時,葉菁華常常在等待被訪者出現時閱讀神學書籍;他在軍器廠街警察總部外等候的片段最近在一電視台節目中重見天日,舊行家羅恩惠發現片段通知他。
神學生涯

「沈宣仁老師給我不少啟迪,也給我很多空間思考;陳佐才牧師的講道學令我獲益良多,影響至今;吳利明老師的鼓勵,我也念念不忘。」一說起當年,青蛙滔滔不絕。「讀神道學碩士時期,我更認識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窗,如:關瑞文、楊國強、周惠賢、龐熙榮等;大家對信仰認真,又熱愛學問。後來,他更和這些同學出版了《天上人間》,內容是為教會中有信仰掙扎的青年人而寫,試圖情理兼備地以文字來牧養他們。

1994年,葉菁華與另外四位神道學碩士課程同學的作品《天上人間》獲香港基督徒學會出版。
1994年,葉菁華與另外四位神道學碩士課程同學的作品《天上人間》獲香港基督徒學會出版。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社會大眾正熱烈討論民主政制時,大部分教會卻不太關心或避而不談。「基督教信仰並非個人的信仰,並非只單講屬靈與否,應該與社會連結。」因此,他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把對社會事務的觸覺及神學的知識結合,也就是要讀神學讀得「到地」,也可算是把最美好的獻呈給主。

神道學碩士畢業後,他獲得獎學金遠赴美國哈佛大學神學院進修,1999年底回港繼續撰寫畢業論文。2000年他在崇基神學組的首份工作便是出版分析社會現狀、結合神學反省的《教會智囊》。2004年,他神學博士畢業,翌年獲聘用為助理教授,在崇基學院神學院任教系統神學的兩科基礎科,以及基督教研究文學碩士課程的必修科「基督教研究的方法與範式」。2019年,崇基神學校董會成立神學院院長遴選委員會,經過慎重的考慮,他們一致推薦葉菁華教授為第三任院長候選人。2020年8月1日,他正式接任院長一職。

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神學博士畢業。
2004年,美國哈佛大學神學博士畢業。
未來挑戰和發展

獲委任為神學院院長,葉菁華表示將與整個圑隊一同努力,為神學院招聘更多適合教師、探討開拓網上課程、成立經課資料庫、加強科際交流,建立神學院全面的形象等等。

招聘教師

未來十年,神學院資深教師將相繼退休,葉教授直言聘任老師將會是其中一項挑戰。作為中文大學的一部分,神學院的招聘、升遷、解僱,都須跟從大學的要求和程序。比方說,大學方面要求助理教授職位的申請者具備已出版的學術書籍及學術期刊文章,以證明其研究能力;而中文大學作為一所國際級大學,對於書籍和期刊的出版地方有嚴謹的要求。葉教授指,神學院老師除了須符合中文大學的嚴格要求外,也須參與教會事奉,語言表達能力強,並對神學教育有熱誠和承擔;對中國文化、香港情況和本地教會的需要也應有一定掌握。要招聘能兼顧各方面的人選,殊不簡單。「不要忘記,神學院老師仍須參加家會、各種學院及學生活動,更往往要輔導同學。神學院與教會關係密不可分,老師常常獲邀到教會崇拜講道或負責講座。老師成功獲聘任後,仍須持續符合大學對教學及研究的要求以確保教席。」說起招聘老師所遇到的難處,葉菁華老師禁不住嘆氣。

2005年起於神學院任職後,葉菁華教授於2006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度,八度獲頒「文學院傑出教學獎」,以嘉許其卓越教學表現。
2005年起於神學院任職後,葉菁華教授於2006年、2009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度,八度獲頒「文學院傑出教學獎」,以嘉許其卓越教學表現。
發展網上課程

新冠疫情影響,香港以至世界個每個環節皆進入生活新常態。神學院亦不例外,由2020年2月中起,開始了在線教學。「這是一個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雖然仍有很多人未能習慣在互聯網上上課,教學,聚會,但無疑,也有不少人接受並喜歡這種安排,因為節省了交通時間和費用。」葉教授解釋:「以往有信徒皆須申請來港就讀神學,若家中有小孩、老人須特別照顧,或簽證不獲批准,又或未能放下教會牧職,便不能成事;若設網上課程,學生可以多一個選擇。」故此,神學院將積極探討網上課程可能性,以致可以服侍更多不同地域人士和不同生活境況人士。除香港學生外,神學院或可透過網上課程服侍廣東、廣西、馬來西亞,以至世界各地使用廣東話之人士;而同樣也可以服侍中國內地、台灣、新加坡,以至世界各地使用華語人士;若英語授課增加,更能服侍世界各地使用英語的人士,並且促進各地牧者的交流。

成立經課資料庫

現時老師埋頭於自身研究,以神學院的能力,應可以透過知識轉移或共用知識來造福教會。他舉例,神學院可以邀請相關學者/老師/專家,從聖經研究角度、神學研究角度及牧養角度等,解釋三代經課中的經文,以提供講道的原材料,供牧者參考及撰寫講章。假以時日,累積了一定的成果,資料庫定必可以成為華人教會的祝福,以減輕教牧的工作,並提升講道的質素。「我們也可以邀請其他神學院合作,共同貢獻華人教會。」

科際交流及教內統計

另一方面,葉教授期望日後可多與大學不同部門合作,進行科際間交流與對話,他舉例說:在其他地方,醫學院和神學院可以就「安樂死」、基因工程、醫療政策等討論和對話,因為這些牽涉道德、資源分配和價值判斷等議題,神學院或可貢獻一些基督宗教的看法。此外,若資源許可,希望可進行更多調查研究。葉教授一口氣地:「例如:香港基督徒的人數有多少?他們的信仰狀況如何?是否仍恆常上教會?政見如何?當中有多少考慮移民?為何已離開教會?已轉換堂會多少次?為何轉換堂會?如果教會要更好牧養信徒,相關的統計及調查可提供重要的數據作進一步分析。」

合一精神

自反修例運動開始,社會和教會不同陣型的人士因政見不同常有紛爭,葉教授在接任神學院院長一職後,在本年度開學崇拜、就職禮等不同場合中皆提及合一精神的重要性。在訪問中,他強調所謂的合一並非單講和諧,也不代表要放棄尋找真相。他提及南非結束種族隔離政策後,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可見真相是復和的基礎。教會不同陣營的人士,即使政見不同,也應有尋求真相的共識;沒有真相和公義的「和好」,一味避免衝突,絕非真正的合一;合一是即使大家起衝突,持不同意見,仍可一同領聖餐,並不因此割蓆而老死不相往還。此外,他補充:「人是以依上帝形象所造,我們應致力避免任何人受不公平、不公義的對待,或受壓抑及遭歧視。」「崇基學院神學院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於其廣闊的光譜,容讓不同看法人士各自表述。而神學院收生從來不論政治立場,故此,支持和反對政府的人士,激進或保守的人士皆存在。」葉菁華表示外界對於神學院或許有較片面的印象,但願日後可以慢慢地讓大家更全面地認識神學院。

2017年及2018年,葉教授參加基督教協進會與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合一之旅」:分別與各宗派代表及三間神學院同學(包括崇基神學院、信義宗神學院及聖神修院)到德國及意大利等地方參觀改革運動歷史上重要地方,期間獲教宗方濟各短暫接見。(相片攝於2018年)
2017年及2018年,葉教授參加基督教協進會與天主教香港教區舉辦的「合一之旅」:分別與各宗派代表及三間神學院同學(包括崇基神學院、信義宗神學院及聖神修院)到德國及意大利等地方參觀改革運動歷史上重要地方,期間獲教宗方濟各短暫接見。(相片攝於2018年)
滿腹大計

葉教授將神學院未來發展重點及方向娓娓道來,唯一切計劃都需要足夠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配合。神學院仍錄得經常費赤字,他邀請大家在禱告中紀念。「感謝支持宗派和崇基學院一直以來的支持,同時也感謝師生、校友和同行者的努力。日後,神學院會繼續開源節流,也請大家在私禱中多多紀念神學院的各項事工發展。」

2018年,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來港,葉菁華教授擔任本院主辦的研討會主持。
2018年,德國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來港,葉菁華教授擔任本院主辦的研討會主持。
將最好的獻與主

上課時教上主的顧佑,他與同學唱《我知誰掌管明天》;教「教會論」,他與同學唱《教會根基歌》,甚至開會前,都加插唱詩時間。「馬丁路德曾說音樂和聖樂的重要性僅次於上帝的話語。」對葉老師來說,聖詩除幫助信徒表達情感,當中也有教導和栽培功能,更肩負了傳遞信仰經驗和神學傳統的責任。他認為神學的傳承,並非單單神學書本上知識的傳承,更包括浸淫在詩歌、禮儀和藝術中。《普天頌讚》、《青年聖歌》、《齊唱新歌》等更陪伴他信仰成長。上任院長後首篇公開信,他以詩歌《求主操舵歌》作結。文中提及香港急風暴雨,驚濤駭浪,他懇求上主操舵。未來的事情,大家雖不能識透,但他也知誰掌管明天,也知誰在牽大家手,他只管將他最好的獻與主。

葉菁華教授在院長就職禮中獲四個支持宗派代表及崇基學院代表按手差遣,及後他們合照。左起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總牧朱永生牧師、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會長林崇智牧師、神學校董會主席蘇成溢牧師,新任院長葉菁華教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副總監督潘耀倫牧師、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副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崇基學院校董會副主席侯運輝先生。
葉菁華教授在院長就職禮中獲四個支持宗派代表及崇基學院代表按手差遣,及後他們合照。左起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總牧朱永生牧師、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會長林崇智牧師、神學校董會主席蘇成溢牧師,新任院長葉菁華教授、五旬節聖潔會香港副總監督潘耀倫牧師、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副總幹事蒲錦昌牧師、崇基學院校董會副主席侯運輝先生。

(訪問、撰稿:李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