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Start main content

Press Releases

Press Release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announces-worlds-first-systematic-review-of-the-global-incidence-and-prevalence-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n-the-21st-century-reveals-surge-in-hong-kong-in-past-30-years
https://www.med.cuhk.edu.hk/press-releases/cuhk-announces-worlds-first-systematic-review-of-the-global-incidence-and-prevalence-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n-the-21st-century-reveals-surge-in-hong-kong-in-past-30-years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 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最近搜集来自世界各地有关炎症性肠病在21世纪的数据,为全球首个相关的大型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西方国家近年的发病率趋向稳定,但其他地区包括亚洲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其中本港的发病率於过去30年飙升近30倍,较日本、台湾及新加坡等地的情况严重。负责研究的中大医学院肠胃科专家认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上升的情况值得关注,医学界应把握机会找出致病风险因素,以预防及治疗此病症。相关结果昨日(10月16日)在著名医学期刊《刺针》发表,并於美国奥兰多举行的世界肠胃病学大会上发布。

 

炎症性肠病可致消化道发炎溃烂 威胁全球公共衞生

炎症性肠病可分为克隆氏症和溃疡性结肠炎两大类,患者的消化道会发炎和溃烂。发病年龄一般介乎20至40岁,症状包括大便带血和黏液、腹泻、腹痛、体重下降、发烧及消化道以外的器官如眼睛、皮肤和关节发炎等,症状更会终身伴随病人。患者一般需要用药物控制病情,严重者则要接受手术治疗。

 

炎症性肠病过往於西方国家较为常见,例如北美及欧洲现时便分别有超过150万人及200万人受此症困扰,为医疗系统带来沉重负担。然而,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亚洲、东欧、非洲及南美等地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也有上升趋势,反映此症对全球公共衞生健康都造成威胁。

 

中大联同加拿大专家进行极全面系统性回顾 了解全球最新流行病学情况

为了解炎症性肠病最新的全球流行病学情况,中大医学院多名肠胃科专家包括校长沈祖尧教授、医学院院长陈家亮教授,以及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黄秀娟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University of Calgary)的肠胃病专家及流行病学专家,进行了一项全面的系统性回顾。研究团队搜集1990年至2016年间,逾11,000份有关炎症性肠病的研究报告,并选出147份较具代表性的报告作详细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炎症性肠病於21世纪开始出现流行病学转移。自1990年起,西方国家的发病率和流行率保持平稳,但其他地区的发病率和流行率却不断上升,相信与西方文化的影响力增加,愈来愈多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习惯改变有关。其中,本港最新的炎症性肠病发病率为每百万人有26宗新症,相比邻近地方严重:

 

 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每百万人)
南韩78宗
广州33宗
香港26宗
日本25宗
澳门24宗
台湾13宗
新加坡10宗
曼谷6宗

 

对於炎症性肠病的流行病学模式转移,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教授黄秀娟教授表示:「炎症性肠病发病率的上升情况值得关注,本港於1985年的发病率只是每百万人有1宗新症,现时的数字已增加近30倍。由於此症病理成因未明,亦未有根治方法,我们相信於病例数目还未到顶峰之时,未来十年是找出此症成因及预防方法的黄金时间。」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医学院副教授Gilaad KAPLAN医生补充:「面对炎症性肠病的高流行率,西方国家的医护人员将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为患者们提供高质量和具成本效益的护理。更值得注意的是,随著新兴工业国家生活和饮食趋向西方化,炎症性肠病发病率迅速上升。因此,我们需要准备完善的临床基础设施和医护人员来处理这种复杂而医疗成本极高的疾病。」

 

中大团队正进行多项跨地域及本地研究 以找出炎症性肠病风险因素

 

黄秀娟教授领导的团队一直致力找出引致炎症性肠病的风险因素。除今次与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合作进行这项全球最新及全面的系统性回顾外,中大早前亦公布由黄教授率领的团队伙拍澳洲及中国内地多个科研中心,进行名为「ENIGMA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项目,旨在找出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隆氏症与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及饮食习惯之间的关连。

 

此外,研究团队另正研究患有炎症性肠病的母亲及婴幼儿间的细菌传播模式,以找出预防方法,有兴趣者可浏览网页https://www.cuhkibd.org/,或电邮至digestivehealth@cuhk.edu.hk了解更多详情。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研究结果刚於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刺针》发表。(左起)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黄秀娟教授、总护士长程月玲女士,以及炎症性肠病个案沈小姐。

中大公布世界首个全球「炎症性肠病」於本世纪发病率及流行率系统性回顾研究,发现本港发病率於过去30年急升近30倍。研究结果刚於国际顶尖医学期刊《刺针》发表。(左起)中大医学院内科及药物治疗学系黄秀娟教授、总护士长程月玲女士,以及炎症性肠病个案沈小姐。

沈小姐患有属於炎症性肠病的克隆氏症。她期望中大医学院肠胃科团队的研究成果,有望找出炎症性肠病成因及根治方案。

沈小姐患有属於炎症性肠病的克隆氏症。她期望中大医学院肠胃科团队的研究成果,有望找出炎症性肠病成因及根治方案。

黄秀娟教授(左)指,炎症性肠病过往於西方国家较为常见,但近年亚洲地区的发病率却有显著上升趋势,反映此症对全球公共衞生健康都造成威胁。

黄秀娟教授(左)指,炎症性肠病过往於西方国家较为常见,但近年亚洲地区的发病率却有显著上升趋势,反映此症对全球公共衞生健康都造成威胁。

More Press Releases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中大伙澳洲专家研究东半球炎症性肠病 获近年最大研究资助金额 势揭肠道微生物群之谜

研究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香港和澳门的炎症性肠病新增个案高踞亚太区首三位 中大成立资料库助市民增加认知

研究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中大全球首证新冠患者肠道微生态现失衡状况 成功研发益生菌配方平衡肠道微生态 有望增强免疫力

研究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婴儿肠道菌群影响一生 中大团队研「三岁定八十」之谜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中大研究揭示全球大肠癌发病率有年轻化趋势

研究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中大公布全球首个幽门螺旋菌流行病学大型分析 揭全球44亿人感染 亚洲包括香港逾半人口为带菌者

研究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中大全球首项研究确认新大肠癌高风险群组

研究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中大研究「肠道微生物移植」治疗难辨梭菌感染 治愈率为传统抗生素治疗的3倍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中大医学院两名杰出学者 获裘槎基金会颁发「裘槎优秀医学科研者奖2020」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证实低剂量三环抗抑郁药有助改善难治性胃功能失调

中大研究证实低剂量三环抗抑郁药有助改善难治性胃功能失调

研究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陈家亮教授成首位华人获颁「美国肠胃科医学院国际领袖大奖」

奖项及荣誉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中大成立亚洲首间「微生物移植及研究中心」

研究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港韩瑞三地学者联手研顶尖医学科技 创新纳米技术治疗消化道及心血管疾病

国际合作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香港中文大学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结盟 共同研发创新医学科技治肠胃病

国际合作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中大公布全球首项「针对亚士匹灵引致肠道出血」的新发现 停服亚士匹灵可增加患严重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逾六成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治水平 造福人类健康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消化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提升消化道疾病诊治水平 造福人类健康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 首阶段以儿童及婴孩为目标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隐形个案」

中大医学院为机场抵港人士提供免费粪便检测服务 首阶段以儿童及婴孩为目标 助揪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隐形个案」

临床服务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 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中大发现新型冠状病毒于呼吸道清除后 仍存留于粪便 计划为检疫中心隔离人士化验粪便 及早揪出「隐形个案」减社区传播风险

研究
中大医学院与阿斯利康首度合作糖尿病肾病研究 制订全球应对糖尿病肾病新策略

中大医学院与阿斯利康首度合作糖尿病肾病研究 制订全球应对糖尿病肾病新策略

国际合作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华人女性的糖尿病风险是非患病人士的4倍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华人女性的糖尿病风险是非患病人士的4倍

研究
多元化预防衰老活动有助减低衰老状况 逾8成「前期衰老」长者逆转为「非衰老」

多元化预防衰老活动有助减低衰老状况 逾8成「前期衰老」长者逆转为「非衰老」

研究
中大为5,000港人免费验脑 开展人口基础研究追踪本港脑健康状况

中大为5,000港人免费验脑 开展人口基础研究追踪本港脑健康状况

研究
中大发现严重睡眠窒息症未经治疗患者手术后较易出现心血管问题 吁手术前进行睡眠窒息症评估以减风险

中大发现严重睡眠窒息症未经治疗患者手术后较易出现心血管问题 吁手术前进行睡眠窒息症评估以减风险

研究
中大成立「张金菱治疗柏金逊综合症研究中心」 跨学科研崭新方法 减慢柏金逊病程

中大成立「张金菱治疗柏金逊综合症研究中心」 跨学科研崭新方法 减慢柏金逊病程

研究
中大全球首个「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家庭研究 揭柏金逊病家族遗传倾向高达6倍 追踪初期症状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逊病

中大全球首个「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家庭研究 揭柏金逊病家族遗传倾向高达6倍 追踪初期症状如便秘 可提前20年介入柏金逊病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每6位糖尿病患者有1位出现肾功能急剧下降

中大研究发现每6位糖尿病患者有1位出现肾功能急剧下降

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香港中文大学卓越儿童健康研究所」正式成立 结合全球跨学科力量 促进儿童健康和福祉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研究警示怀孕妇女注意体重增幅

中大研究警示怀孕妇女注意体重增幅

研究
中大研究证实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炎症综合指数持续达标 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中大研究证实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炎症综合指数持续达标 能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中大率先将「文物观赏」融入医学教育 效法耶鲁医学院模式 提升观察及表达能力 裨益临床诊症

教育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启动 免费为万名市民进行检测 研肥胖与多种癌症关系

「中大赛马会齐心防癌计划」启动 免费为万名市民进行检测 研肥胖与多种癌症关系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为本港老化人口制订标准化认知测试 及早辨识认知障碍症患者

中大为本港老化人口制订标准化认知测试 及早辨识认知障碍症患者

临床服务
中大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肝癌的关键致癌基因

中大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诱发肝癌的关键致癌基因

研究
中大研究揭乙肝康复者仍存罹患肝癌风险

中大研究揭乙肝康复者仍存罹患肝癌风险

研究
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中大开展全球首个以「视网膜影像」筛查华人阿兹海默症研究

研究
中大研究发现心房颤动引致中风个案15年间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药预防中风

中大研究发现心房颤动引致中风个案15年间上升3倍 宜及早服用抗凝血药预防中风

研究
中大研究证实家居诊治睡眠窒息症成效满意 可处理半数公立医院成人个案 大幅缩减八成轮候时间

中大研究证实家居诊治睡眠窒息症成效满意 可处理半数公立医院成人个案 大幅缩减八成轮候时间

研究
中大建议所有孕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 全港两成孕妇患妊娠糖尿 研究发现其子女糖尿病风险为同龄儿童3倍

中大建议所有孕妇作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 全港两成孕妇患妊娠糖尿 研究发现其子女糖尿病风险为同龄儿童3倍

研究
中大研究揭示脂肪肝问题不是肥胖人士独有

中大研究揭示脂肪肝问题不是肥胖人士独有

研究
中大首次举办「大肠癌关注月」

中大首次举办「大肠癌关注月」

健康推广计划
中大教授成为全球首位华人获颁「世界中风组织主席中风贡献奖」 全球首创「脉磁激法」助中风患者复修脑部功能及促进机能痊愈

中大教授成为全球首位华人获颁「世界中风组织主席中风贡献奖」 全球首创「脉磁激法」助中风患者复修脑部功能及促进机能痊愈

奖项及荣誉
中大研究发现每5名糖尿病患者中 1人因脂肪肝引致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中大研究发现每5名糖尿病患者中 1人因脂肪肝引致严重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研究
中大成立周佩芳认知障碍预防研究中心 设立一站式简易网站提供认知障碍症资讯

中大成立周佩芳认知障碍预防研究中心 设立一站式简易网站提供认知障碍症资讯

研究
中大成立全球首个华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

中大成立全球首个华人「早发性认知障碍症」研究登记册

研究
中大港大率先应用3D打印技术于复杂心脏手术

中大港大率先应用3D打印技术于复杂心脏手术

研究
中大与全球30多国专家合作研究 发现小中风新药物疗法

中大与全球30多国专家合作研究 发现小中风新药物疗法

研究
中大与多国中风专家领导一项全球研究 发现及早评估与治疗「小中风」可降低七成中风风险

中大与多国中风专家领导一项全球研究 发现及早评估与治疗「小中风」可降低七成中风风险

研究
中大就七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进行全港首个流行病学分析 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甲型流感」为两大致命病毒

中大就七种常见呼吸道病毒进行全港首个流行病学分析 发现「呼吸道合胞病毒」及「甲型流感」为两大致命病毒

研究
中大公布亚洲首项针对肥胖「睡眠窒息症」患者生活模式研究 证实个人化辅导疗程有效减轻病情

中大公布亚洲首项针对肥胖「睡眠窒息症」患者生活模式研究 证实个人化辅导疗程有效减轻病情

研究
中大筛查发现每三名社区长者就有一人患脑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风日呼吁及早预防

中大筛查发现每三名社区长者就有一人患脑小血管病 藉世界中风日呼吁及早预防

临床服务
中大率先引入「高频信号检测」技术以确定脑部手术范围 有效提升复杂性脑痫症手术成效约三成

中大率先引入「高频信号检测」技术以确定脑部手术范围 有效提升复杂性脑痫症手术成效约三成

外科创新技术
中大医学院许树昌教授于《刺针》发表评论新沙士文章 强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对控制疫情极为重要

中大医学院许树昌教授于《刺针》发表评论新沙士文章 强调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对控制疫情极为重要

研究
中大倡议新药物治疗标准逆转脑血管硬化

中大倡议新药物治疗标准逆转脑血管硬化

研究
中大最新研究揭示本港每年逾十万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症

中大最新研究揭示本港每年逾十万非酒精性脂肪肝新症

研究
中文大学与伦敦帝国学院共同推动创新医疗科技

中文大学与伦敦帝国学院共同推动创新医疗科技

国际合作
中大研究指朋侪关顾 可减少受情绪困扰之糖尿患者住院百分比

中大研究指朋侪关顾 可减少受情绪困扰之糖尿患者住院百分比

研究
中大与养和医院携手研究 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行为障碍或是脑退化先兆

中大与养和医院携手研究 发现抑郁症患者出现睡眠行为障碍或是脑退化先兆

研究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中大医学院成功植入「脉冲产生器」医治胃酸倒流

外科创新技术
社区衰老状况筛查 发现65岁或以上的社区人口中 过半已踏入前期衰老

社区衰老状况筛查 发现65岁或以上的社区人口中 过半已踏入前期衰老

研究
中大与理大携手在威院推行24小时远程中风溶栓治疗服务

中大与理大携手在威院推行24小时远程中风溶栓治疗服务

临床服务
中大公布香港慢性肾病透析患者就业研究并提倡中末期患者接受透析前的早期教育计划

中大公布香港慢性肾病透析患者就业研究并提倡中末期患者接受透析前的早期教育计划

研究
中大公布小中风的最新药物治疗方法

中大公布小中风的最新药物治疗方法

研究
中大制订肝癌风险评估指数 准确预测乙肝病人的肝癌风险

中大制订肝癌风险评估指数 准确预测乙肝病人的肝癌风险

研究
中大四科研项目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为本港院校之冠

中大四科研项目荣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为本港院校之冠

奖项及荣誉
中文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发现预测中国人糖尿病的基因标记

中文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成功发现预测中国人糖尿病的基因标记

研究
中大率先采用三维心脏超声波以识别高风险二尖瓣脱垂患者

中大率先采用三维心脏超声波以识别高风险二尖瓣脱垂患者

研究
中大发现四成冠心病高危人士患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中大发现四成冠心病高危人士患有大肠癌前期肿瘤

研究
中文大学举办「沙士十年 — 医护专业人员研讨会」 回顾与前瞻 提升防治传染病工作

中文大学举办「沙士十年 — 医护专业人员研讨会」 回顾与前瞻 提升防治传染病工作

研讨会
中大建议以舒缓性手法护理末期脑退化症患者的吞咽困难

中大建议以舒缓性手法护理末期脑退化症患者的吞咽困难

研究

我们的专家

医学院的许多专家都可以接受媒体采访。

点击此处查看专家名单或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