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0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一十)疫情中的一點光
「香港,再不是昔日的香港了……」不少人戴上灰色的眼鏡看這個都市。 自去年6月開始,香港人像生活在揮之不去的陰霾下,不如意的情況接二連三地發生,先有社會事件,隨之而來是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加上中美角力下香港成了國際戰場,大家的負面情緒「爆燈」,都感到很累、很「懨悶」。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零九)我適合開刀嗎?
「我虛齡90歲了,還應該開刀嗎?」何伯患有乙型肝炎,但他很注重健康,每半年便做1次身體檢查。另外他每天都花上1小時運動,數十年來風雨不改。可是最近...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零八)如何改善你的免疫力?
「新冠病毒不會消失,疫症將會長期陪伴着我們,我們要學習與病毒共存……」差不多每天都會聽到這些令人苦惱的論點。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做嗎?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零七)「就當幫陳醫生一個忙,好嗎?」
上週一位我照顧了多年的老病人回來覆診。王伯今年八十三歲了,不經不覺我已跟進了他十多年了,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茶餐廳老闆。雖是聽力不大好,但身體還是十分健康,為人健談開朗。還未及坐下,便笑笑口對我說:「陳醫生,我身體很好,不用檢查了! 」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零六)用別人眼睛看世界
昨天,我帶領一組醫科生在病房實習,出現了一個以往也經常發生的有趣現象,就是同一個病例,每個人所得出的診斷或治療方案都可以不一樣。也許你以為這只是醫科生經驗不足所致,但在行醫的實際環境中也時有發生。其實我們對人對事的觀點往往決定了我們的結論或所謂的「事實真相」。
吾生有杏﹕院長醫生周記(一百零五)需要請名醫協助嗎?
上星期一位90多歲的老伯從某私家醫院轉介來威院。老伯患上了急性腸道血管栓塞,引致心肺衰竭,入院時情况十分危急,同事已第一時間提供所有可行的治療,並告知家屬需要作最壞的打算。事實上,我們醫院的醫護團隊不論專業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是國際一流的。